氟吡菌胺是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率先开发的吡啶酰胺类杀菌剂,目前广泛登记用于蔬菜、果树等作物,用于卵菌门真菌引起的霜霉病、疫病、晚疫病、猝倒病等的重要病害的防控。对作物和环境安 全,特别适用于优 质、绿色蔬菜生产。氟吡菌胺
氟吡菌胺,英文名称为fluopicolide,化学名称为2,6-二氯-N-[(3-氯-5-三氟甲基-2-吡啶基)甲基]苯甲酰胺,相对分子质量:383.6;经验式:C14H8Cl3F3N2O;外观:米色固体,无特殊气味;熔点150℃;蒸汽压3.03×10-4mPa(20℃);8.03×10-4mPa (25℃),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logP= 3.26 (pH7.8,22℃);logP=2.9 (pH4.0,7.3,9.1,40℃),亨利常数4.15× 10-5 Pa m3 mol-1 (20℃,calc.),密度:1.65;溶解度:水2.8mg/l(pH7,20℃),正己烷0.20,乙醇19.2,甲苯20.5,乙酸乙酯37.7,丙酮74.7,二氯甲烷126,DMSO183(g/L,20℃)(EPA);稳定性:pH4-9条件下,对光稳定,水解稳定。
哺乳动物毒性:大鼠急性经口毒性:大鼠(雌/雄)LD50>5000mg/kg,微毒;大鼠急性经皮:大鼠(雌/雄)LD50>5000mg/kg,微毒;大鼠急性吸入毒性:大鼠(雌/雄)LC50>5160mg/m3 air,微毒;对家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,对豚鼠皮肤无至敏性。氟吡菌胺对环境安全,在水表面基本不挥发,在土壤中属于中等移动。对鸟类、藻类、蜜蜂、蚯蚓等为低毒。
氟吡菌胺主要作用于类血影蛋白,从而影响细胞有丝分裂,具良好的内吸传导性,能从叶片上表面向下渗透,从叶基向叶尖方向传导,对幼芽处理后能够保护叶片不受病原菌侵染,氟吡菌胺还可从根部沿植株木质部向整株作物分布,但不能沿韧皮部传导。独特作用机理使得氟吡菌胺具有优良性状,并与其他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。苯噻菌胺属酰胺类广谱杀菌剂,其与目前蔬菜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卵菌纲杀菌剂无任何交互抗性,对卵菌纲病菌有很高生物活性,具保护和治疗作用。该产品主要应用在各类蔬菜和葡萄作物上,防治霜霉病和晚疫病。
地 址:天津市西青区海泰发展六道6号海泰绿色产业基地K2座8门501
生产基地: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锦界工业园区明珠大街北侧,陕西泰合利华工业有限公司
销售部:sales@junkaichem.com
传 真:022-23787875
姚先生 16622036499(内贸负责人)
刘先生 18630820817(外贸负责人)
王先生 13920864700(内贸负责人)
刘先生 15022550804(采购负责人)
![]() | ![]() | |
手机官网 | 微信公众号 |
咨询服务热线:
022-23787870
022-23787832